鏈板式排屑機作為數控機床、加工中心等設備的關鍵輔助裝置,其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響到生產線的效率和設備的安全。一旦排屑機出現故障,可能導致生產線停滯、切屑堆積,甚至損壞昂貴的機床導軌。因此,建立一套科學、規范的日常維護與鏈條調整流程至關重要。
一、日常維護:防患于未然
日常維護是保障設備長期穩定運行的第一道防線,其核心在于“檢”、“清”、“潤”。
1.檢查與清潔
開機前檢查:每日開機前,應目視檢查排屑機鏈板是否有明顯變形、斷裂或卡滯現象。同時檢查鏈條松緊度是否大致合適。
運行中聽:設備運行期間,注意傾聽排屑機是否有異常噪音,如刺耳的金屬摩擦聲、跳躍式的撞擊聲等,這往往是故障的前兆。
停機后清潔:每日工作結束后,必須對排屑機進行清理。清除積聚在鏈板縫隙、主動軸和從動軸上的纏繞性切屑(如鋁屑、不銹鋼屑),防止其加劇鏈條和鏈輪的磨損,甚至導致鏈條卡死。同時,清理磁輥(若配備)上的磁性物質。
2.潤滑保養
潤滑是減少磨損、延長鏈條壽命的關鍵。
潤滑周期:根據工作負荷和環境,通常建議每1-2周對鏈條進行一次潤滑。
潤滑方法:使用專用的鏈條潤滑油或潤滑脂。潤滑時,應在鏈條緩慢運行的狀態下進行,將潤滑油均勻地噴灑或涂抹在鏈條的銷軸和滾子部位,確保潤滑劑能充分滲入摩擦副內部。避免過量潤滑,以免吸附過多粉塵形成油泥,反而加速磨損。
3.關鍵部件檢查
驅動電機:定期檢查電機運行是否平穩,有無異常振動或過熱。
減速機:檢查減速機潤滑油位是否在標準范圍內,并定期按說明書要求更換潤滑油。
二、鏈條調整:確保運行平穩的核心
鏈條過緊會增加運行阻力,導致電機過載、鏈條過快磨損;鏈條過松則會產生跳動、噪音,甚至出現“跳齒”和脫鏈現象。因此,適時、正確地調整鏈條張緊度是維護工作的核心。
鏈條調整步驟如下:
1.安全第一,停機斷電
在進行任何調整前,必須切斷排屑機的電源,并掛上“正在檢修,禁止合閘”的警示牌,確保操作安全。
2.診斷鏈條松緊度
手動測試法:在排屑機中部或靠近從動軸的位置,用手指向上提起鏈條。正常的張緊度下,鏈條的垂直抬起高度應在20-30毫米之間(具體可參考設備手冊)。如果抬起高度過大,說明鏈條過松;如果無法抬起或抬起高度很小,說明鏈條過緊。
運行觀察法:如果鏈條在運行時發出“沙沙”的摩擦聲且運行沉重,多為過緊;如果鏈條在鏈輪上晃動明顯,甚至有拍打機殼的聲音,則為過松。
3.執行張緊度調整
大多數鏈板式排屑機都設有從動軸張緊調節裝置,通常位于設備的尾端或側方。
找到調節螺栓:找到固定在從動軸軸承座上的調節螺栓(通常為雙螺栓結構)。
均勻調整:
調緊:如需調緊鏈條,應同步、均勻地擰緊兩側的調節螺栓,使從動軸向遠離主動軸的方向移動。每擰緊一圈后,都應手動盤動鏈條檢查松緊度,避免一次性調整過多。
調松:如需調松鏈條,則同步、均勻地擰松兩側調節螺栓。注意,在擰松時,鏈條會依靠自身重力或張緊彈簧(如有)自動回位。
保持平行:在整個調整過程中,必須確保從動軸與主動軸始終保持平行。如果兩側螺栓調整量不一致,會導致軸系不平行,造成鏈條跑偏、單邊磨損加劇等嚴重問題。
4.調整后檢查與試運行
調整到合適的張緊度后,務必鎖緊調節螺栓的鎖緊螺母,防止設備運行中因振動導致螺栓松動,張緊度失效。
手動盤動鏈條數圈,確認其轉動靈活,無卡滯點。
清理工具和雜物,合上電源,進行空載試運行。觀察鏈條運行是否平穩,有無異響和跑偏現象。確認無誤后,方可投入正常使用。